(今日.人民網)v1.6.3姐妹病毒
深圳核酸小屋“變”發熱診室 最快5—10分鐘完成就診??《姐妹病毒》??中共十四大報告,鑒于鄧小平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過程中的歷史性、獨創性貢獻,提出了“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念。這一概念突出了鄧小平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過程中的地位,也表明了這一階段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識的特征。為什么要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之前加上“鄧小平同志”?中共十四大報告對此作出了解釋和說明:“鄧小平同志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眾的經驗和創造,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和契機,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表現出了開辟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巨大理論勇氣,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馬克思指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比資本主義“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兑巹澗V要》強調:“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能力”“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無論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還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等,都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體現黨的人民情懷。,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堅信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以極大的政治勇氣和革命膽略啟動改革開放這場改變中國命運的“第二次革命”,從農村到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將學習黨的理論與黨的歷史進程相結合,用好黨史這本最好的“教科書”,從歷史中了解黨的理論形成的國情、世情,才能真正學懂原文、悟透原理,深刻理解理論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等,進而在理論與歷史的融會貫通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我們黨正是在“趕考”精神的指引下建立了新中國,當下更要深刻認識新時代“趕考”的任務仍然很艱巨。今天我們正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征途上,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承擔著更大的歷史責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必須把黨這個核心領導力量建設好。這就需要我們學深悟透篤用好趕考精神,來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黨治國理政的水平。惟有如此,我們黨才能在新的“趕考”、新的長征中,交出優異答卷,譜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嶄新篇章。
鄧小平要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同志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獻給人民”,要考慮作品的“社會影響”,講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社會效益,反對把精神產品商品化,批判“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按照這一思想,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重要組成部分的新聞界自然也要以此作為工作指針和原則,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當經濟效益同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要自覺服從社會效益。 ,鄧小平從國家改革發展大局出發,要求新聞宣傳戰線一定要把握大局,宣傳好改革開放,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總方針服務。他強調,中國的事情,“主要是必須把經濟建設搞好”?。因此,全黨和全國一切工作都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新時期的一條基本路線。
練就科學把握形勢的“高站位”??茖W把握形勢變化,是制定和執行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青年黨員要善于從政治高度把握形勢變化,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國內外形勢和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善于從歷史深度分析形勢,總結經驗規律,把握發展脈絡,堅定前進方向;善于從現實廣度把握形勢變化,從身邊事做起、從業務工作入手,努力透過表象把握發展走向,及時調整糾偏,確保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履責于行。青年黨員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以釘釘子精神把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敢于挑最重的擔子,涉最險的灘涂,啃最硬的骨頭,在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中提高政治能力;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抓落實,拿出“戰”的姿態、“拼”的意識、“闖”的勁頭干工作、解難題,不斷朝著目標奮勇前進。
?2009年《中國新聞年鑒》,第3頁。 ,?《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頁。
提升監督質效,必須在“融合”上貫通。監督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一家一部門之力恐怕難以完全奏效,必須在“融合”上做文章。融合某種程度上就是創新,包括力量整合和手段融合。力量上,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增強監督合力。手段上,要持續探索創新,比如在破解“一把手”和同級監督難題方面,一些地方試點開展民主生活會監督、重大事項議事規則改革、上一級紀委書記定期與下一級黨委書記談話、述責述廉評議等,這些做法為形成監督“關鍵少數”抓監督的良性循環、帶動監督效能整體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鑒。,中國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保障。舊中國,中國人民根本談不上民主、人權。新中國,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憲法法律保障的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權利。我國保障人民群眾在憲法法律規范內的言論自由、結社自由等。我國保障以生存權、發展權為核心的廣泛人權。中國人民成為自己國家的主人,我國的人民民主比西方國家的“資本民主”更加真實、有效。
【編輯:崔林景】
相關新聞
- 構建起“十四五”時期經濟特區更高水平發展的支撐體系 2023-01-14 08:22
- 組團包機、海外參展……外貿大省如何出海搶單 2023-01-14 08:06
- 推動政治經濟學的創新和發展 2023-01-14 08:41
- 把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2023-01-14 08:18
- 在“穩”和“?!钡幕A上積極進取 2023-01-14 08:16
相關新發布
- “十四五”時期提升工業利用外資水平的主攻方向 2023-01-14 08:31
-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新優勢從何而來 2023-01-14 08:40
-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 2023-01-14 08:14
- 增強制造業自主可控能力 2023-01-14 08:00
- 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開展“禁毒反邪齊合力,平安建設促和諧”禁毒、反邪教宣傳活動 2023-01-14 07:52